企業行銷標案KPI策略:發新聞稿+臉書觸及率+直播曝光無敵組合

解析企業行銷標案KPI策略「發布國內外線上新聞稿置入業配行銷」+「臉書廣告提高觸及率」+「社群直播曝光增加觀看人數」的無敵組合,用對方式就能快速同時增加採訪報導和媒體曝光率,洗影片點閱,衝粉專讚數,刷粉絲灌追蹤衝人氣,讓社群媒體和部落格網站流量等網路數據指標KPI快速達標,把網路知名度和品牌聲量都傳出去!

去年我強人朋友明明就遇到疫情,景氣超級不好,但他卻標案子標到不要不要的,而且企業行銷標案困難、很難掌握客戶需求(尤其私人商業案件可能遇到一改二改三改再輪迴的命運),但他竟能操控自如的達到KPI…先別說他本來就在廣告業被操了十幾年,重點是廣告公司能做的、不能做的,他都有門路可以達標,像是YouTube百萬觀看、Facebook(Meta)千人直播、Instagram萬人追蹤、Twitter十萬跟隨者、抖音(TikTok)刷瀏覽和關注粉絲、Pixnet痞客邦部落格流量上熱門排行都沒問題,還傳授了我行銷黃金三角操作法!

「發布線上新聞稿」+「臉書提高觸及率」+「社群直播曝光」的無敵組合黃金三角操作法:

■ 發網路新聞稿


YAHOO新聞會被收錄在GOOGLE頁籤裡面

不是認識記者就能發新聞稿,人脈再多都沒有金脈有用,認識再多記者也很難上新聞版面,不是蘋果、台積電、谷歌,就算得了某某獎也根本沒什麼人理,更別說競賽及展覽等主辦單位也都在找人幫忙發新聞稿了!但網路上有很多教學網站和專業發稿公司,像是PR Lass新聞稿小姑娘就有教人怎麼寫新聞稿,寫完新聞稿之後再找Merxwire這類型的國際通訊社發佈就可以了,而且直接找通訊社買新聞稿,基本方案的價格連一人公司也可以負擔。

大補帖:準備好新聞稿、找好通訊社以後,要確認新聞稿發佈國家和地區,是要歐美地區的國際新聞稿、兩岸新聞稿、中國新聞稿或台灣新聞稿等等。再來就是要決定發佈在哪個新聞媒體,是要YAHOO雅虎奇摩新聞、Baidu百度新聞、GOOGLE谷歌新聞、QQ騰訊新聞、Sina新浪網新聞,還是發佈在美國領先的福克斯等三大電視網路新聞媒體,或者想要上美國最大通訊社的美聯社新聞,只要把需求跟通訊社講,沒意外的話,只要問大型的跨國通訊社應該都是可以辦到的。

■ 提高臉書觸及率


觸及人數一般粉絲看不到,卻是重要的KPI指標

想要提升Facebook自然觸及率有多難?以前隨便發個謎因就有觸及率,現在不管發什麼都沒用,不知道臉書的演算法到底是怎麼設定的,不管發佈多少貼文就是石沉大海,根本沒幾個粉絲會看到。有些行銷公司會代操粉絲專頁,但要不是經營的零零落落,就是找網路人氣公司的專業廣告投手來幫忙下廣告,才有可能真正大幅度提升觸及率。網路上比較多人用的我查到是Aretomys無限數字有在賣觸及,其他好像都是主打賣讚和流量。

大補帖:觸及人數,是臉書粉絲看不到,但是非常重要的數據。什麼是觸及人數,就是指貼文曾在多少人的動態牆上被看到,這些人不必按讚、留言、分享,只需要被你的文章給觸及過,那就算是觸及次數了。什麼是觸及率?就是貼文觸及數/專頁粉絲總數X100%。但是動態牆版面有限,加上近年來一堆粉專林立,貼文出現在動態牆的機會當然大幅下降。但老闆才不管這些,他們只覺得花錢聘行銷人員怎麼連最基本的50%觸及都達不到?因此有很多小編會買觸及來達到績效。

■ 社群直播曝光度:


直播人數越高,越容易吸引觀眾繼續觀看、減少中離

Facebook/Youtube直播人數如何增加?網友是很現實的,若你的直播沒有他們想看的內容,網友就會直接滑開略過你的頻道,更別說幫你轉貼分享!現在直播吸引人的元素大多是以下幾種:穿少少的正妹、歡樂搞笑的小丑、殺到流血價的大拍賣、分享抽禮物、有些知名品牌甚至還會請名人來摻一咖。直播內容百百款,想要增加直播線上觀看人數,除了充實內容以外,不少經紀公司也會靠第三方協助增加人氣、吸引觀眾駐足觀看,不少廠商都有賣,Blazeshark火焰鯊這家有賣包月直播人數,難怪聽說拍賣台主隨便開播都有直播人氣…

大補帖:除了使用手機直播、電腦直播以外,建議用電腦搭配軟體進行直播。像是OBS就是多數人推薦的免費軟體,為什麼建議要搭配軟體呢?1.素材多元:直播軟體可以自由放置素材,讓你的畫面不再只有生硬的大頭照 2.場景切換:內建的導播功能介面,可以讓人切換攝影鏡頭及桌面畫面 3.畫面特效:可以做出去背景的效果 4.連結器材:可以連接專業攝影機、混音器,提升畫面品質。另外,在FB、YT、IG三個平台同步直播,然後在統一在FB上舉辦活動,可以把觀看人數集中衝高!

講完以上黃金三角,聰明如你應該就知道怎麼把他們三者結合起來變成無敵組合了吧!在直播搞個噱頭,洗千人直播觀看,然後下標「XXXX直播吸引千人觀看」,再發個YAHOO新聞,然後把刊登新聞稿網址轉貼到臉書灌10萬觸及,完美!難怪有些行銷加班到半夜,說是在忙著找素材,但有些卻早早下班,原來外包才是可以讓人「輕鬆翹腳捲鬍子」的最終秘技,畢竟接標案就是只看需求有沒有達標,KPI有沒有令客戶滿意而已。

結語就是…雖然無恥但逃避有用,外包賺差價最爽!

留言